在牙科诊疗中,偶尔会遇到患者因过敏性紫癜(Henoch-Schönlein purpura, HSP)而出现口腔黏膜或牙龈上的紫红色斑点。这一现象如何影响牙科治疗的选择与实施?
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,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,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关节炎(或关节痛)、腹痛、胃肠道出血及肾炎,虽然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反应有关,但口腔内的紫癜斑通常为自限性,且无症状,在牙科治疗过程中,这些紫斑可能因操作刺激而出现出血或加重,尤其是当进行口腔手术、洁牙或深部牙周治疗时。
为确保患者安全,牙科医生在面对有过敏性紫癜史的患者时,应采取以下措施:
1、详细询问病史:了解患者紫癜的严重程度及近期发作情况。
2、谨慎选择治疗方式: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局部麻醉药和消毒剂。
3、轻柔操作:在处理口腔时尽量轻柔,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损伤。
4、密切观察:治疗后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,特别是对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,以防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。
5、及时沟通: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沟通,确保在出现任何不适时能及时就医。
虽然过敏性紫癜在口腔中的表现多为自限性且无症状,但牙科医生仍需保持高度警惕,通过细致的病史询问、谨慎的治疗选择及密切的观察,确保患者的口腔健康与安全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