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牙科诊疗过程中,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看似与口腔问题直接相关,实则可能隐藏着全身性疾病的复杂病例,心力衰竭(Heart Failure, HF)作为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,其与口腔健康的联系往往被忽视。
问题: 在进行牙科手术或侵入性治疗时,如何评估并管理患者的心力衰竭风险?
回答: 牙科治疗虽小,但对心力衰竭患者而言,却可能成为诱发或加重其病情的导火索,在术前评估中,我们需细致询问患者的病史,特别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、体液潴留、乏力等心力衰竭的典型症状,利用生物标志物检测(如B型利钠肽前体,BNP)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手段,评估心脏功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(LVEF),以判断患者的心力衰竭状态。
对于存在心力衰竭风险的患者,我们应采取预防性措施,如术前优化药物治疗、控制体液平衡、减少围手术期应激等,治疗过程中,需与心血管科医生紧密合作,确保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牙科操作,术后,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变化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牙科医生在面对可能存在心力衰竭风险的患者时,应具备高度的警觉性和专业素养,通过综合评估与管理,确保治疗的安全与有效,实现口腔健康与心血管健康的双重保障。
发表评论
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牙科治疗时需格外谨慎,因操作可能诱发心脏问题,口腔健康与心血管健康的关联不容忽视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