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牙科的日常诊疗工作中,我们往往专注于口腔局部的疾病诊治,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,我们发现心律失常这一心脏领域的问题,竟与口腔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心律失常,就是心脏跳动的节律出现了异常,它可能表现为心跳过快、过慢或不规则,很多人可能认为心律失常只是心脏本身的问题,与口腔毫无关系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口腔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,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,当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时,这些微生物就会大量滋生繁殖,形成牙菌斑和牙结石,而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会进入血液循环,随着血流到达心脏,这些毒素有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电活动,从而引发心律失常。
有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叫做房颤,研究发现,口腔中的牙周炎等炎症性疾病与房颤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,牙周炎患者口腔内的细菌及其产物可以激活体内的炎症反应,导致炎症因子水平升高,这些炎症因子会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,增加房颤的发病几率。
口腔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操作也可能对心脏产生影响,进而引发心律失常,比如拔牙手术,虽然这是一项常见的口腔外科操作,但对于一些本身就存在心脏疾病或心律失常风险的患者来说,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刺激、紧张情绪以及手术创伤等因素,都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发作。
作为牙科医生,我们在关注患者口腔疾病治疗的同时,也需要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,对于那些有心脏疾病史或心律失常家族史的患者,我们要格外谨慎,在进行口腔治疗前,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,评估心脏功能,并与心血管内科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协作。
对于患者自身而言,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至关重要,每天认真刷牙、使用牙线,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,能够有效减少口腔细菌滋生,降低因口腔问题引发心律失常等全身性疾病的风险。
心律失常与口腔健康之间的关联提醒着我们,医学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,牙科医生不能仅仅局限于口腔局部疾病的治疗,而应具备更广阔的视野,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,与其他科室医生共同努力,为患者提供更全面、更优质的医疗服务,让患者在维护口腔健康的同时,也能远离心律失常等潜在的健康威胁。
发表评论
心律失常或可隐含口腔健康问题,两者间潜在联系需引起重视。
心律失常或可影响口腔健康,维护心口双重健康不容忽视。
添加新评论